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三七和土三七的区别在哪里

2025.03.07 20:04

三七和土三七的区别在于植物来源不同、药用部位不同、药理作用不同、临床应用不同、毒性反应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植物来源不同: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土三七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属于民间常用草药。两者虽名称相似,但科属完全不同,植物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三七植株高大,叶片呈掌状复叶,而土三七植株较矮小,叶片为单叶互生。

2.药用部位不同:三七以根茎入药,其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质地坚实。土三七则以全草入药,包括根、茎、叶等部位,其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棕褐色,质地较松软。两者在药材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三七药材价值更高,价格也更昂贵。

3.药理作用不同:三七具有止血、活血、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皂苷。土三七则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等作用,主要含有千里光碱等成分。三七的药理作用更为广泛,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土三七的药理作用相对单一,主要用于外伤和炎症的治疗。

4.临床应用不同:三七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病症的治疗,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土三七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在民间应用较多。三七的临床应用范围更广,疗效更为确切,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土三七的临床应用相对局限,多用于外敷或煎汤内服。

5.毒性反应不同:三七安全性较高,长期适量使用一般不会产生明显毒副作用。土三七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存在一定毒性。在使用土三七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相比之下,三七的安全性更受认可,更适合长期服用。

从人体医学的角度来看,三七和土三七虽然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在临床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三七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已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土三七作为民间草药,虽然也有一定疗效,但其毒性和安全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临床使用中,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药物,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同时,也需要注意区分两者,避免混淆使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