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朵有闷堵感怎么治疗

2025.10.20 17:59

耳朵有闷堵感可通过捏鼻鼓气法促进耳压平衡、使用滴耳液软化耵聍、服用抗过敏药物缓解黏膜水肿、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接触噪音及用力擤鼻。具体分析如下:

1.捏鼻鼓气法促进耳压平衡:捏住鼻孔闭口用力鼓气,使气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平衡内外压力差。此方法适用于乘坐飞机或潜水后因气压变化导致的耳闷,每日重复3-5次。若鼓气时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避免鼓膜损伤。

2.使用滴耳液软化耵聍:外耳道耵聍栓塞可能导致闷堵感,将碳酸氢钠滴耳液滴入患耳浸泡10分钟,每日2次以软化耵聍。3天后用温水冲洗外耳道,操作需避免直射鼓膜。顽固性栓塞需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

3.服用抗过敏药物缓解黏膜水肿:过敏性鼻炎或咽鼓管黏膜肿胀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可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连续用药不超过1周,嗜睡副作用明显者应避免驾驶。

4.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40℃热毛巾敷于耳周15分钟,每日3次可扩张血管,加速中耳积液吸收。急性中耳炎伴发热时禁用,避免炎症扩散。热敷后需保持耳道干燥。

5.避免接触噪音及用力擤鼻:长期暴露于85分贝以上环境会加重耳闷,需佩戴防护耳塞。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鼻用力,防止病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

出现耳闷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时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禁止游泳或使用入耳式耳机,饮食需清淡并限制烟酒刺激。自行处理无效者应完善耳内镜及声导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