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溃疡性大肠炎如何治疗

2025.02.09 20:27

溃疡性大肠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营养支持、手术治疗、心理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溃疡性大肠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减轻肠道黏膜的损伤。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中重度患者,能快速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有较多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患者,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对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有较好疗效。

2.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坚果等也应适量摄入,过量可能导致肠道梗阻或加重腹泻。建议多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营养,促进肠道黏膜修复。

3.营养支持:由于肠道炎症影响营养吸收,营养支持很重要。对于病情较重、进食不足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输注补充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例如,可补充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4.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肠穿孔、癌变等时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瘘术、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等。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瘘术适用于病情紧急、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可保留肛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手术难度较大。

5.心理调节:溃疡性大肠炎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往往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病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加重肠道症状。患者应积极调整心态,可通过参加社交活动、运动、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家属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以免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