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出血容易癌变吗

2024.08.27 16:58

胃出血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癌变,但胃出血可能是某些胃部疾病的表现,而这些疾病如果长期存在且未得到妥善治疗,可能增加癌变的风险。

胃出血是一种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单纯的胃出血,经过及时治疗止血后,一般不会直接引发癌变。如果导致胃出血的病因是严重且持续存在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例如,胃溃疡如果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在慢性炎症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胃黏膜细胞可能发生异型增生,进而有可能逐渐发展为胃癌。同样,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等病变,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若同时伴有胃出血,也提示病情较为严重,癌变风险相对较高。长期大量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导致的胃出血,若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或用药习惯,也可能使胃黏膜持续受损,增加癌变几率。所以,对于胃出血患者,不仅要积极治疗出血,更重要的是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规范的治疗和随访,警惕癌变的可能。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有胃癌家族史、长期胃病史且症状顽固或近期加重等情况的患者,更应高度重视,定期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癌变。胃出血与癌变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胃出血背后的病因可能与癌变相关,需要综合评估和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