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人工破膜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4.16 11:04

人工破膜需严格掌握指征和无菌操作、评估胎儿状况和胎位、选择合适时机和工具、监测母胎反应和并发症、做好应急准备和后续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掌握指征和无菌操作:人工破膜需在明确医学指征下进行,避免无指征操作增加感染风险。操作前需充分消毒外阴及阴道,使用无菌器械,减少病原体侵入可能。操作者需规范洗手戴无菌手套,避免反复穿刺导致组织损伤。破膜后密切观察羊水性状,异常时及时处理。

2.评估胎儿状况和胎位:破膜前需确认胎心正常且无宫内窘迫。通过触诊或超声明确胎先露及胎方位,避免高位破膜导致脐带脱垂。若存在胎位异常如臀位或横位,需谨慎评估破膜必要性。破膜后立即听诊胎心,排除急性胎儿缺氧。

3.选择合适时机和工具:破膜通常在宫缩间歇期进行,避免子宫张力过高引发胎盘早剥。工具宜选用专用破膜钩或针头,动作轻柔避免划伤产道或胎儿头皮。宫颈未成熟或宫口未扩张时避免强行操作,防止宫颈撕裂。

4.监测母胎反应和并发症:破膜后持续监测宫缩强度及频率,警惕强直性宫缩或子宫破裂。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及阴道流血,识别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征兆。记录羊水量及颜色,血性羊水或胎粪污染需紧急干预。

5.做好应急准备和后续处理:操作前备齐抢救设备如氧气、胎吸器及剖宫产器械。制定预案应对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等突发情况。破膜后限制产妇活动,避免羊水过快流失。未临产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

人工破膜作为产科干预手段,需综合评估母婴安全与获益。操作者应具备丰富经验,遵循个体化原则,确保技术规范的同时兼顾人文关怀。术后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最大限度保障分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