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常规检查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7

尿常规检查不正常可能是由饮水过少、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肿瘤等原因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饮水过少:饮水过少时,尿液中的各种成分浓度会升高,可能导致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例如,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增多,容易形成结晶尿。因为身体缺水时,尿液中的溶质不能被充分稀释。平时应注意适当增加饮水量,保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水,以维持尿液的正常稀释状态。

2.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进入尿液。炎症刺激可使尿液中的白细胞增多,同时可能伴有红细胞。因为细菌侵袭泌尿系统组织,导致局部黏膜受损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要根据感染的细菌类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

3.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可能漏出到尿液中,导致蛋白尿;红细胞也可能渗出,出现血尿。肾脏疾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会从尿液中排出,导致尿糖阳性。长期高血糖还可能影响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进而出现蛋白尿等异常。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5.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肿瘤组织破溃时会有血液进入尿液,导致血尿。肿瘤细胞还可能分泌一些特殊物质进入尿液,引起尿常规的其他异常改变。泌尿系统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吸烟、化学物质暴露、遗传等因素有关。一旦怀疑泌尿系统肿瘤,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后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要均衡营养,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果发现尿常规异常,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