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椎损伤手术是怎么做的

2025.09.30 16:08

脊椎损伤手术是通过外科手段修复受损脊椎结构、解除神经压迫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治疗方式。手术目的在于恢复神经功能、减轻疼痛及防止进一步损伤,具体方案需根据损伤类型、位置及严重程度制定。

手术过程通常分为几个关键步骤。术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范围,制定个性化方案。全麻后,患者取俯卧位,术区消毒铺巾。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后路、前路或联合入路,逐层切开皮肤、肌肉等组织,暴露椎板、关节突等结构。椎板切除可减压脊髓,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骨植入促进椎体融合,钛钉棒系统提供临时固定。微创技术如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可减少组织损伤。术中神经监测有助于避免神经损伤,出血控制依赖双极电凝或止血材料。术后切口逐层缝合,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脊椎损伤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非稳定性骨折、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者优先考虑。术前全面评估心肺功能、凝血状态,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失败风险增高。术后需佩戴支具保护,避免过早负重。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感染、脑脊液漏、内固定松动等风险需密切监测,定期影像复查评估融合情况。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与损伤严重性、手术时机密切相关,部分病例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