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冷源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2024.11.27 15:50

冷源性荨麻疹的治疗包括避免诱因、药物治疗、日常护理、饮食调整、光疗等。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诱因:冷源性荨麻疹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寒冷物质,如冷水、冷空气等。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注意保暖,穿戴足够的衣物、围巾、手套等。减少皮肤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机会,可有效降低发病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冷源性荨麻疹的常用药,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瘙痒、风团等症状。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等,但这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3.日常护理:皮肤护理很重要,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可以使用温和的保湿产品。另外,保持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4.饮食调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瘙痒症状。同时,也要避免食用已知的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5.光疗:对于一些难治性的冷源性荨麻疹患者,光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症状,但光疗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等,在服药期间要避免从事危险的工作,如驾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