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有下腹部疼痛的情况该注意什么

2025.10.30 07:12

下腹部疼痛需观察疼痛持续时间与强度、注意伴随症状如发热或呕吐、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记录饮食与排便情况、及时就医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疼痛持续时间与强度:下腹部疼痛若持续超过6小时或逐渐加重,可能存在急腹症风险。突发剧痛可能提示脏器穿孔或扭转,钝痛则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疼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疼痛常需紧急处理。疼痛是否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也需明确,阵发性绞痛多与空腔脏器痉挛相关。

2.注意伴随症状如发热或呕吐:发热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疾病如盆腔炎或阑尾炎。呕吐伴随腹痛需警惕肠梗阻或消化道穿孔。观察是否出现腹泻、便秘或血便,这些症状可能指向肠道病变。排尿异常如尿频、尿痛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皮肤苍白、冷汗等休克表现需立即就医。

3.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断。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消化道出血风险。阿片类药物会导致肠麻痹,影响医生判断。服用药物前应明确疼痛原因,尤其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部分中成药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4.记录饮食与排便情况:记录近期是否进食不洁食物或过量刺激性饮食。观察排便频率、性状及是否带血,血便可能提示肠炎或肿瘤。腹胀与肛门排气减少可能为肠梗阻征兆。排尿是否顺畅、尿液颜色变化也需留意。暴饮暴食后腹痛需考虑胰腺或胆囊问题。

5.及时就医检查:持续腹痛超过12小时应尽快就诊。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超声或CT等检查明确病因。育龄女性需排除宫外孕或卵巢囊肿破裂。老年人腹痛需警惕血管性疾病如肠系膜缺血。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需排查粘连性肠梗阻。

出现下腹部疼痛时需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按压疼痛部位。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可暂时禁食观察症状变化。就医时携带既往病历和用药记录,便于医生快速评估。夜间或节假日突发剧痛应前往急诊科,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