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高度近视会引起夜盲吗

2024.09.25 10:13

高度近视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夜盲,但可能会增加夜盲发生的风险或与夜盲同时存在。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较高,通常超过600度。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会发生改变,如眼轴拉长等,这可能会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功能,但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视力下降、视网膜变薄、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等方面,而非典型的夜盲表现。在某些情况下,高度近视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眼部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夜盲。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眼病,会逐渐损害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而视杆细胞对于在低光照环境下的视觉起着关键作用,其受损会导致夜盲。如果高度近视引发了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等,在病变累及到特定区域时,也可能会出现类似夜盲的症状,即在病变对应的视野区域出现夜间或暗环境下视力明显下降。

虽然高度近视本身不是夜盲的直接原因,但高度近视患者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眼部健康。如果发现夜间视力明显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视觉现象,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网膜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的眼部疾病。同时,高度近视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外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维护良好的视力和眼部健康,减少潜在的视力损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