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截瘫是什么意思

2025.01.07 17:53

截瘫是指由于脊髓损伤或疾病导致的下肢瘫痪,通常伴随下肢的感觉丧失和运动功能障碍。截瘫的发生通常是由于脊髓受压、损伤或病变,造成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从而影响到身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根据损伤的部位,截瘫可以分为全身性截瘫和部分性截瘫,前者通常指的是下肢完全失去功能,而后者则可能保留部分运动能力。

截瘫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外伤、肿瘤、感染、脊髓病变等。外伤性截瘫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伤害或高处坠落等情况,脊髓受到直接冲击或压迫,导致神经组织受损。非外伤性截瘫则可能由脊髓肿瘤、感染如脊髓炎或退行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引起。截瘫患者在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日常活动的独立性、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社会适应等。康复治疗在截瘫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重建自信。

在应对截瘫的过程中,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关注。首先,及时就医和诊断是关键,早期的干预能够提高康复的可能性。其次,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截瘫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患者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适当的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的使用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独立性。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对截瘫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家庭、朋友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重拾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