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结核性胸膜炎如何治疗

2025.03.11 11:56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抽液、糖皮质激素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和定期复查随访。具体分析如下:

1.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基础是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通常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药物联合治疗。治疗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强化期一般为2个月,巩固期4-7个月。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规范、足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胸膜炎的关键。

2.胸腔穿刺抽液:对于中到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抽液可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减少胸膜粘连和肥厚。抽液时需注意控制速度和量,避免复张性肺水肿。必要时可留置胸腔引流管,持续引流积液。抽液后可行胸膜活检,明确诊断。

3.糖皮质激素应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积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常用泼尼松口服,疗程4-6周,需逐渐减量停药。使用激素期间需注意预防感染,监测血糖和血压。

4.营养支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支持。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补充肠内或肠外营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改善免疫功能。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促进康复。

5.定期复查随访: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胸片或胸部CT,监测积液吸收情况。每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完成治疗后需随访2年,观察有无复发。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康复。定期复查随访对于评估疗效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