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内粘膜是不是正常现象

2025.07.09 14:15

尿道内粘膜是正常的生理结构。尿道作为排尿通道,内壁覆盖着由移行上皮和复层鳞状上皮构成的粘膜层,具有保护、分泌和免疫防御功能。健康状态下,尿道粘膜呈现湿润的淡粉色,表面光滑,能够耐受尿液冲刷并防止细菌入侵。

尿道粘膜的完整性对泌尿系统健康至关重要。粘膜层分泌的粘液可润滑尿道,减少排尿摩擦,同时含有抗菌成分如溶菌酶。移行上皮细胞具备伸缩性,适应膀胱充盈与排空时的体积变化。当发生感染、结石或机械损伤时,粘膜可能出现充血、水肿或糜烂,引发尿频、尿痛等症状。长期炎症可能导致粘膜增生或纤维化,影响尿道弹性。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使用刺激性洗剂。排尿后及时清洁可减少细菌滋生。出现血尿、尿道灼热感或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尿道器械检查需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损伤。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粘膜可能变薄,需在医生指导下局部补充雌激素以维持粘膜健康。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尿糖对粘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