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恶性心律失常是怎么一回事

2024.10.12 11:00

恶性心律失常是指严重影响心脏正常节律和功能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严重的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具体分析如下:

1.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快速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引起头晕、昏厥甚至猝死。这种心律失常通常是由于心肌病变、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副作用等引起。

2.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律失常,心脏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无法泵血。往往是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需要立即进行电除颤等紧急治疗。

3.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正常节律,同时伴有快速的心室率。这会使心脏做功增加,心功能受损,增加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

4.严重的心动过缓:当心率过慢时,心脏输出量不足,导致器官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常见原因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严重受阻,心房激动不能有效传导至心室,导致心脏节律异常和心功能下降。可能由心脏器质性病变、药物影响等导致。

恶性心律失常对健康威胁极大,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等,以及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对于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至关重要。同时,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疾病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