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2.21 20:58

胃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胃溃疡、胃炎、食管静脉曲张、肿瘤、药物副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受到损伤形成的溃疡,常见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吸烟等因素。溃疡的形成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侵蚀胃壁,造成出血。出血的程度可以从轻微的血性呕吐到严重的黑便,甚至危及生命。胃溃疡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可能由感染、饮食不当、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等引起。急性胃炎可能导致急性出血,而慢性胃炎则可能在长期炎症的基础上形成溃疡,进而引发出血。患者常常伴有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3.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是由于肝硬化等原因导致的门静脉高压,静脉血管扩张、扭曲,容易破裂出血。出血通常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患者常伴有肝病症状,如腹水、黄疸等。此类出血的处理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可能需要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4.肿瘤:胃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可能侵蚀胃壁,导致出血。恶性肿瘤常伴有其他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人群。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物等,可能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导致出血。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胃肠道健康,必要时可考虑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以降低出血风险。

胃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及时识别和处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对于有胃出血风险的人群,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