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脚指甲边缘肿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12.05 17:58

脚指甲边缘肿痛可能是由于鞋子不合脚、外伤、嵌甲、感染、甲沟炎等原因引起的,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鞋子不合脚:

鞋子过小或者过紧会对脚指甲边缘造成挤压,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起肿痛。长时间穿着这样的鞋子,还可能导致指甲变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更换合适的鞋子,鞋子应选择宽松、舒适,鞋头有足够空间的款式,避免对脚部造成压迫。如果已经出现肿痛,可以适当休息,抬高脚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2.外伤:

脚指甲受到外力撞击、砸伤等外伤时,指甲边缘的组织会受损,出现肿痛。这种情况下,受伤初期可进行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如果有伤口,需要及时清洁消毒,防止感染。轻微的外伤一般经过休息和简单处理后可逐渐恢复,但如果受伤严重,如指甲脱落或有骨折迹象,应及时就医。

3.嵌甲:

嵌甲是指甲侧缘长入附近的软组织中,像刺一样插入甲沟而引起疼痛。多因指甲修剪不当、穿鞋过紧等原因造成。嵌甲会导致指甲边缘的皮肤破损,容易引发感染,加重肿痛症状。对于嵌甲引起的肿痛,可尝试将嵌入肉里的指甲轻轻抬起,垫上棉花等柔软物质,引导指甲正常生长。如果嵌甲情况严重,可能需要通过手术部分或全部切除指甲来治疗。

4.感染:

除了甲沟炎中的细菌、真菌感染外,其他全身性的感染也可能影响到脚部,导致脚指甲边缘肿痛。例如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感染可能累及脚部组织。如果是全身性感染引起的局部症状,需要针对原发感染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病毒或抗细菌药物等。同时,要注意局部的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扩散。

5.甲沟炎:

甲沟炎是指甲周围组织的炎症,多因微小刺伤、挫伤、逆剥或剪指甲过深等损伤而引起。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容易侵入伤口引发感染,导致指甲边缘红肿、疼痛。在炎症初期,可通过局部热敷、浸泡在温水中等方法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加重感染。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甚至进行手术切开引流。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卫生,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指甲过长或过短、过深修剪。同时,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减少脚部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