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小儿恶心腹痛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2

小儿恶心腹痛可能是由饮食不当、腹部着凉、胃肠感染、寄生虫感染、外科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当:小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如果进食过多、过快,或者食用了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恶心腹痛。例如一次性吃太多冰淇淋,冰冷食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痉挛。此时应调整饮食结构,让小儿少食多餐,避免食用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饮水,以促进食物消化和排泄。

2.腹部着凉:小儿腹部保暖不当,着凉后可能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腹痛症状。比如睡觉时踢被子,使腹部暴露在外。腹部着凉会使胃肠道蠕动加快或者痉挛。要注意给小儿腹部保暖,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同时让小儿多休息。

3.胃肠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胃肠道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恶心腹痛。如轮状病毒感染,小儿除了恶心腹痛,还可能伴有腹泻、发热等症状。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细菌感染则需要根据病原菌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4.寄生虫感染:小儿如果感染蛔虫、蛲虫等寄生虫,寄生虫在肠道内活动、繁殖,可刺激肠道引起恶心腹痛。例如蛔虫可能在肠道内扭结成团,堵塞肠道。需要就医进行粪便检查,确定寄生虫种类后使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5.外科疾病:像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外科疾病也会导致小儿恶心腹痛。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可能为脐周疼痛,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肠梗阻时小儿会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这类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或其他针对性的治疗。

小儿出现恶心腹痛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症状,如疼痛的程度、频率、是否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其他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和腹部保暖,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