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宝宝胃积食应该怎么办

2025.02.23 12:28

宝宝胃积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宝宝胃积食时,饮食调整至关重要。应减少进食量,避免过度喂养。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减少油腻、辛辣、生冷食物的摄入,像油炸食品、冰淇淋等都要避免。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促进肠道蠕动,例如给宝宝吃些苹果泥、香蕉泥等。这样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让肠胃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食物,缓解积食症状。

2.腹部按摩:腹部按摩对缓解宝宝胃积食效果明显。家长可以将双手搓热,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按摩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这种按摩方式能够促进宝宝胃肠蠕动,增强胃肠消化功能,使积食在肠道内更好地移动,从而改善积食状况。

3.适当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宝宝消化积食。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可以让其多趴着,有助于增加腹部压力,促进肠胃蠕动。稍大一些能活动的宝宝,可以鼓励其多走动、玩耍。运动可以消耗能量,刺激胃肠蠕动,让食物在胃肠道中更快地被消化和吸收,减少积食的发生。但要注意运动强度要适合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4.药物治疗:如果宝宝积食情况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例如,益生菌可以调节宝宝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还有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如小儿健胃消食片等。但家长不能自行给宝宝用药,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等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免对宝宝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5.中医调理:中医调理宝宝胃积食也有多种方法。比如捏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推拿手法。家长可以从宝宝尾椎骨部位开始,沿着脊柱两侧向上捏,一直捏到颈部。捏脊能够调节宝宝的脾胃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改善积食症状。另外,还可以通过艾灸宝宝的足三里穴位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但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距离,避免烫伤宝宝。

宝宝胃积食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排便情况。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呕吐、腹痛严重等异常症状,或者积食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宝宝的日常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