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腹水患者为什么会腹水

2024.12.31 08:17

肝腹水患者产生腹水主要有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液生成过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具体分析如下:

1.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是肝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等会导致肝内血管床受压、扭曲、变形,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使得腹腔脏器毛细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形成腹水。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情况,主要是针对肝脏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治疗肝炎、戒酒改善肝脏功能等,减轻肝脏的损伤,从而缓解门静脉高压的状态。

2.低蛋白血症: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靠白蛋白维持,低蛋白血症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在治疗上,可通过补充白蛋白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同时积极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脏自身合成白蛋白的能力。

3.淋巴液生成过多:门静脉高压时,肝窦压升高,会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当超过胸导管引流能力时,淋巴液就会从肝包膜直接漏入腹腔形成腹水。针对这种情况,在治疗肝脏原发病减轻门静脉高压的同时,可适当使用利尿剂促进腹水排出,但要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

4.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外周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这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加重腹水。治疗上需要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合理使用利尿剂,并且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5.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会引起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醛固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促使钠重吸收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加会使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腹水。在治疗时,可使用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来减少醛固酮的作用,同时积极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

肝腹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要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减轻水钠潴留。同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腹水情况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