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出血肛门瘙痒怎么办

2025.02.23 12:28

大便出血肛门瘙痒可能是痔疮、肛裂、肛周湿疹、直肠息肉、肛瘘等原因导致的,应保持肛周清洁、改善饮食结构、避免搔抓、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用药或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痔疮:痔疮是引起大便出血和肛门瘙痒常见的原因之一。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排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外痔常有肛门不适、瘙痒等症状。因为痔疮会导致肛门周围静脉丛曲张、淤血,分泌物增多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可遵医嘱使用痔疮膏或栓剂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肛裂:肛裂时也会出现大便出血和肛门瘙痒。肛裂患者便血颜色鲜红,多伴有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疼痛剧烈,呈周期性发作。由于裂口处会有分泌物渗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从而导致瘙痒。患者要注意保持大便柔软,避免用力排便,可通过坐浴来清洁肛门、缓解疼痛,坐浴时可使用温水或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在饮食上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

3.肛周湿疹:肛周湿疹可引起肛门瘙痒,搔抓后可能导致皮肤破损而出现大便出血。肛周湿疹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局部潮湿、过敏、精神因素等。患者会感到肛周皮肤瘙痒难忍,常因搔抓而使皮肤增厚、粗糙。应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衣物材质等。保持肛周干燥清洁,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症状严重时需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4.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有时也会有大便出血的症状,出血量一般较少,通常在排便后出现。当息肉脱出肛门时,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直肠息肉可能是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导致的。发现直肠息肉后,一般需要进行内镜下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5.肛瘘:肛瘘患者常有肛周反复流脓、肿痛、瘙痒等症状,有时也会出现大便带血。肛瘘是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肛瘘外口会间断性地流出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瘙痒。肛瘘一旦确诊,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治愈。患者在术前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感染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蹲便,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