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心悸是怎么回事

2024.10.12 11:00

阵发性心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以及电解质失衡。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疾病:心悸可能与心脏的电生理异常或结构性问题有关,如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跳动过快、过慢或不规则,从而引起心悸。建议针对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悸,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根据医生建议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生活方式调整。

2.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进而引发心悸。建议针对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心悸,需检查甲状腺功能、血糖等指标,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能引起心悸作为副作用。建议如怀疑药物导致心悸,应及时咨询医生,考虑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

4.心理因素: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发心悸。建议学会心理调适,采取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减轻心悸症状。

5.电解质失衡:钠、钾、钙等电解质失衡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剂。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阵发性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心悸的发生。若心悸症状频繁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