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应该如何治疗胆内结石

2025.06.30 09:17

胆内结石可通过药物溶解结石、手术切除胆囊、内镜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调整饮食结构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溶解结石:胆内结石若为胆固醇性且体积较小,可服用胆汁酸类药物促进溶解。这类药物能改变胆汁成分,逐渐分解结石。需连续用药数月甚至更久,期间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效果。对色素性结石或钙化结石效果较差,可能出现腹泻等副作用。

2.手术切除胆囊:针对反复发作或结石较大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方案。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胆汁直接流入肠道。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或腹泻,多数可逐渐适应。急性胆囊炎发作时需先控制炎症再手术。

3.内镜取石:通过十二指肠镜逆行胆管取石,适用于胆总管结石或胆囊功能尚好的患者。无需开腹,可保留胆囊。操作中可能引发胰腺炎或出血,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实施。术后需放置鼻胆管引流观察数日。

4.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后自然排出,适合单发且直径较小的结石。需配合药物辅助排石,多次治疗才能见效。可能出现局部疼痛或血尿,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与水分。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排泄,避免胆汁淤积加重结石。虽不能消除已有结石,但能缓解腹胀等症状并预防新结石形成。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选择方案,避免自行服用偏方。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出现剧烈腹痛、黄疸或发热应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逐步恢复饮食,注意伤口护理。不同体质对治疗反应差异较大,需个体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