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瘘做什么检查

2025.11.03 22:12

尿瘘可通过膀胱镜检查、尿路造影、亚甲蓝试验、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膀胱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膀胱内部结构,明确瘘口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检查前需排空膀胱,局部麻醉下进行,可能伴有轻微不适。操作过程中可同时进行染色试验提高检出率,适用于大多数尿瘘病例。

2.尿路造影:分为排泄性造影和逆行性造影两种方式。通过造影剂显影尿路结构,动态观察造影剂异常渗漏情况。检查需提前做碘过敏试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能清晰显示瘘管走向及与邻近器官的解剖关系。

3.亚甲蓝试验:向膀胱灌注稀释亚甲蓝溶液,观察阴道或直肠等部位有无蓝色液体渗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适合初步筛查。但需注意染料浓度过高可能掩盖细小瘘口,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诊断。

4.超声检查:采用经腹或经阴道探头评估盆腔器官结构。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操作,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能发现膀胱壁连续性中断及周围积液情况,但对微小瘘口敏感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

5.磁共振成像:利用多序列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图像,清晰显示复杂瘘管的三维解剖关系。无需造影剂即可区分不同软组织层次,对术后复发瘘和放射治疗后的病例尤其适用。检查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

检查前需禁食禁水4-6小时,告知医生过敏史及妊娠情况。急性感染期应暂缓检查,术后保持会阴清洁。根据症状特点选择合适检查组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操作。检查后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出现发热或血尿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