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日光皮炎是怎么引起

2025.03.18 09:24

日光皮炎是由于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引起的炎症反应。紫外线中的UVA和UVB能够穿透皮肤表层,破坏皮肤细胞的DNA结构,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脱皮等症状。日光皮炎的发生与紫外线强度、暴露时间以及个体皮肤敏感性密切相关。皮肤较白或角质层较薄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从而引发日光皮炎。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一个累积过程。UVA主要导致皮肤老化,而UVB则直接引起皮肤灼伤。当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激活皮肤中的炎症介质,如组胺和前列腺素,导致血管扩张和炎症反应。紫外线还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日光皮炎的症状通常在暴露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表现为皮肤发红、灼热感、水疱或脱皮。严重时,还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

预防日光皮炎的关键在于减少紫外线暴露。外出时应涂抹广谱防晒霜,选择SPF值较高且具有PA+++标识的产品。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长时间户外活动。穿着长袖衣物、戴帽子和太阳镜也能有效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对于已经出现日光皮炎症状的人群,应避免再次暴露在阳光下,并及时使用冷敷或保湿产品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尽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