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婴儿的肝损害到底是种什么病

2025.10.09 17:11

婴儿肝损害是指发生在婴儿期的肝脏功能异常或结构损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感染、代谢异常、遗传性疾病或药物毒性等。肝脏作为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一旦受损可能影响消化、凝血、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识别和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婴儿肝损害的病因复杂多样。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是常见感染性因素;遗传代谢病如胆道闭锁、酪氨酸血症等可能导致进行性肝损伤;某些药物或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也可能诱发肝损害。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仅表现为黄疸或转氨酶升高,重者可出现凝血障碍、腹水甚至肝性脑病。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血液生化、影像学及基因检测等综合判断,部分病例需肝活检明确病因。

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食欲减退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排查。避免自行使用可能伤肝的药物,母乳喂养母亲需谨慎用药。确诊后应严格遵循医嘱治疗,胆道闭锁等疾病需在生后60天内手术干预。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营养支持需保证足够热量但避免过量脂肪摄入。部分遗传代谢病需终身特殊饮食管理。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病毒性肝炎,接触肝炎患者后需及时进行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