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腿骨折多久能下地走路

2024.10.13 00:46

腿骨折后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下地走路,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会受到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个体恢复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骨折后需要经历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这几个阶段。在骨折早期,需要进行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过早下地活动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影响愈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当骨折端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时,才可以逐渐开始下地负重行走。不同部位的腿骨折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会使下地时间存在差异。例如,简单的胫骨骨折可能在2-3个月可以尝试下地,而如果是粉碎性骨折或伴有其他并发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年轻人通常恢复较快,下地时间可能相对较早,而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原因恢复较慢,下地时间也会相应推迟。

下地走路之前,一定要先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光等,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在等待下地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康复训练,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的收缩锻炼、关节的活动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为下地走路做好准备。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等摄入,有助于骨折的愈合。下地走路后也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腿骨折后下地走路的时间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并且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骨折顺利愈合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