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呼吸衰竭怎样分类

2025.03.11 11:56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出现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呼吸衰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呼吸衰竭可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PaO₂低于60mmHg,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正常或降低。这种类型常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炎、肺栓塞等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则表现为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PaO₂低于60mmHg,同时PaCO₂高于50mmHg。这种类型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哮喘、神经肌肉疾病等。根据发病机制,呼吸衰竭可分为通气功能障碍和换气功能障碍。通气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气道阻塞、胸廓畸形、呼吸肌无力等原因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高碳酸血症。换气功能障碍则是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肺水肿、肺纤维化等原因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障碍,引起低氧血症。

在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金标准,应尽早进行。其次,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治疗方法不同,Ⅰ型呼吸衰竭主要需纠正低氧血症,可通过氧疗、机械通气等手段改善氧合;Ⅱ型呼吸衰竭则需在改善氧合的同时,纠正高碳酸血症,必要时使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呼吸衰竭的病因复杂多样,治疗时应积极寻找并处理原发病。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变化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