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经常服用抗生素会不会引起肾炎

2024.09.07 12:18

经常服用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肾炎。

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大类药物,对于治疗细菌感染等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常服用抗生素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肾炎的风险。

一方面,某些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肾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这些具有肾毒性的抗生素,可能直接损伤肾脏细胞和结构,导致肾脏的炎症反应。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蓄积在肾脏,引起肾小管损伤,进而引发肾炎。一些抗生素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肾脏有害的物质,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另一方面,经常服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正常的菌群平衡。肠道菌群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当菌群平衡被打破后,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使机体更容易发生免疫性疾病,包括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等。而且,不恰当的抗生素使用还可能诱导细菌耐药,当发生耐药菌感染时,治疗难度增大,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或更具肾毒性的抗生素,进一步增加了肾脏受损的风险。

经常服用抗生素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肾炎。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随意滥用。如果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了尿液异常、水肿、血压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出现的肾脏问题。同时,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对抗生素的依赖和使用,保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