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样预防胃出血

2025.01.21 14:37

预防胃出血要做到避免过度饮酒、合理使用药物、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过度饮酒:过度饮酒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的刺激和损伤,使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弱。酒精可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糜烂和溃疡,从而增加胃出血的风险。长期酗酒还可能引发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以要适量饮酒,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2.合理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抗凝药等可能会损伤胃黏膜或影响凝血功能。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被抑制后胃黏膜易受胃酸等因素的侵蚀。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尽量选择对胃黏膜刺激小的剂型或药物,必要时可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是胃出血的常见病因。对于这些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按照医生的方案规律服药,定期复查。例如胃溃疡患者,需要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治疗周期可能较长,患者要坚持用药,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病情恶化导致胃出血。同时,对于肝硬化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定时定量进食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胃肠消化节律。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都可能引发胃出血。

5.避免精神过度紧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失调,胃黏膜血管收缩,从而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和修复能力。当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时,就容易发生胃出血。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节情绪,通过适当的运动、休闲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戒烟,因为吸烟也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胃部疾病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