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细胞坏死是怎么回事

2025.03.05 16:30

肝细胞坏死是指肝脏细胞因各种原因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和死亡。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细胞坏死后,肝脏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肝细胞坏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素损伤、缺血缺氧、免疫反应等。

肝细胞坏死的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细胞内的代谢紊乱和结构破坏。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细胞内的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钙离子内流,进一步激活细胞内的酶系统,如蛋白酶和磷脂酶,导致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结构破坏。氧化应激反应也会加剧肝细胞损伤,自由基的过度生成会攻击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质和DNA,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细胞坏死的常见原因,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并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药物或毒素如酒精、对乙酰氨基酚等也会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引发坏死。缺血缺氧则会导致肝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进而引发细胞死亡。

预防和治疗肝细胞坏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避免接触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和毒素,如合理使用药物、限制酒精摄入等。其次,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如接种乙肝疫苗、定期检查肝功能等。对于已经发生肝细胞坏死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也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定期体检和肝功能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细胞坏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干预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