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甲型肝炎该怎么办

2025.08.27 08:31

甲型肝炎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严格隔离避免传染、保证充分休息、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甲型肝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但需专业医疗干预评估病情。急性期可能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异常,医生会根据症状开具保肝药物或静脉补液。重症患者需住院观察,防止肝衰竭。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严格隔离避免传染:甲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发病后3周内传染性最强。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排泄物需消毒处理。家庭成员应接种疫苗,接触后立即洗手。隔离期至黄疸消退且肝功能恢复正常,通常需1个月以上。

3.保证充分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促进肝脏修复。过度活动可能加重肝损伤,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劳累。睡眠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康复。

4.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选择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搭配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避免油炸、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减轻消化负担。黄疸期可适量增加蜂蜜、粥类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5.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患病期间及康复后3个月内需绝对禁酒。非必要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需经医生评估,部分成分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中药调理也需谨慎,避免偏方加重病情。

康复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接触者需观察有无发热或食欲减退症状。患者衣物应高温消毒,居住环境保持通风。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手段,未感染者可提前接种。出现恶心呕吐持续加重或意识模糊需立即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