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型肺吸虫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8.11 14:17

脑型肺吸虫病需进行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测、脑脊液检查、病理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影像学检查:脑型肺吸虫病常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病变位置及范围。CT可能显示多发低密度灶或钙化结节,MRI对早期水肿及肉芽肿更敏感,T2加权像可见高信号。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脓肿或肉芽肿,动态观察可评估治疗效果。

2.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肺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结果支持诊断。抗体滴度变化可反映感染活动性,但需注意与其他寄生虫感染的交叉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也可辅助诊断,但灵敏度较低。

3.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压力常升高,细胞数轻度增多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多正常。涂片查找虫卵阳性率低,但可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4.病理学检查:手术或活检取得脑组织标本,镜下可见坏死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形成。找到虫体或虫卵可确诊,但受取材限制检出率不高。病理结果需结合临床与其他占位性病变鉴别。

5.血常规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是重要线索,但非特异性。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增多,贫血少见。动态监测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与临床表现,避免单独依赖某项结果。影像学与血清学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率,脑脊液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病理确诊困难时,试验性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随访中重复检测有助于判断疗效,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