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硬化改变是什么意思

2024.11.19 09:21

肝硬化改变是指肝脏在多种病因长期作用下,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以及再生结节等病理变化的一种状态。

正常的肝脏组织有规则的结构,肝细胞有序排列并执行着多种生理功能,如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但在肝硬化改变时,长期的肝炎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酗酒、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因素不断损害肝脏。肝脏为了修复损伤,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打乱了肝脏原本的结构,形成假小叶。这些假小叶内的肝细胞排列紊乱,肝内血管的正常走行和结构也被破坏,导致肝脏血液循环障碍。会进一步影响肝脏的功能,使肝脏的代谢、合成、解毒等功能逐渐下降,还可能引起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

在发现有肝硬化改变后,需要注意很多方面。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要严格戒酒,避免使用可能进一步损害肝脏的药物。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粗糙、坚硬的食物,防止划破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导致出血。同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