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右下颌腺导管结石应该怎么治疗

2025.10.30 07:12

右下颌腺导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促进结石排出、内窥镜下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切开取石、腺体切除手术。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促进结石排出:适用于结石较小且位置靠近导管开口的情况。通过增加唾液分泌的方法,如酸性食物刺激或药物促进唾液分泌,同时配合局部按摩和热敷,有助于小结石随唾液排出。治疗期间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腺体肿胀。若保守治疗2周无效或症状加重,需考虑其他治疗方案。该方法无创且风险低,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内窥镜下取石:采用细径内窥镜经导管自然开口进入,在直视下用微型器械取出结石。适用于导管中段或远端结石,且直径不超过导管内径的情况。术前需影像学明确结石位置,操作需避免损伤导管壁。术后可能短期留置支架防止导管狭窄。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对操作技术要求高,结石过大或位置过深时可能失败。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体外设备产生冲击波聚焦于结石,使其碎裂成小块后自然排出。适用于导管近端或腺体内结石,尤其适合无法内镜取石的病例。治疗前需精确定位结石,每次治疗间隔2周,一般需2-3次。可能出现局部水肿或淤血,需配合抗炎治疗。该方法无需切口,但存在结石残留风险,需随访确认排石效果。

4.手术切开取石:在导管表面作切口直接取出结石,适用于较大或嵌顿性结石。术前需影像学定位,术中注意保护面神经分支。术后需缝合导管切口并短期留置引流,避免唾液瘘形成。该方法成功率较高,但会遗留瘢痕,可能影响导管功能。术后需控制饮食减少唾液分泌,促进创面愈合。

5.腺体切除手术:当结石反复发作或腺体功能严重受损时,考虑切除下颌腺。手术需完整摘除腺体并结扎导管,避免术后唾液囊肿。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面部感觉异常,需预防感染和血肿。该方案彻底解决结石复发问题,但会导致永久性唾液分泌减少,需评估对口腔功能的影响。

治疗期间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结石大小位置及症状严重程度,术后定期复查排除复发。长期唾液减少者需注意防龋,必要时使用人工唾液缓解口干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