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疼像饿一样的痛,吃了饭以后还是胃疼,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胃疼像饿一样的痛,吃了饭以后还疼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胃食管反流、胃部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常会出现空腹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饥饿样疼痛,进食后缓解。是因为空腹时胃酸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当进食后,胃酸被食物中和,疼痛减轻。患者通常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一般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来确诊。治疗上主要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同时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等。

2.胃溃疡:胃溃疡的疼痛特点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反,多在进食后疼痛。这是由于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加,刺激胃黏膜的溃疡部位导致疼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溃疡的重要方法。治疗时除了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外,还需要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3.胃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炎,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酒精刺激等,会导致胃黏膜受损。胃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变得敏感,即使进食后也可能出现疼痛,疼痛感觉类似饥饿痛。患者可能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表现。确诊胃炎需要结合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治疗方面,若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需进行根除治疗;若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要去除病因,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如使用抑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饮食上要避免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

4.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患者除了有烧心、反流等典型症状外,也可能出现胃疼。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对食管黏膜和胃部都有刺激,从而引起疼痛。进食后,尤其是进食过多、过快或者食用高脂肪食物后,更容易出现反流和疼痛。诊断主要依靠症状、食管pH监测等。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进食过饱、减少脂肪摄入等,同时使用抑酸药和促胃肠动力药。

5.胃部肿瘤:胃部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对胃组织造成压迫、侵犯,导致胃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在饭前饭后都存在,并且疼痛程度可能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消瘦、黑便等症状。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确诊胃部肿瘤的金标准。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因素而定,可能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如果出现胃疼持续不缓解或者疼痛加重、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血、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