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什么是反流性咽喉炎

2025.07.21 09:03

反流性咽喉炎是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发的慢性炎症,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咽喉部表现。由于咽喉黏膜对酸性物质敏感,反复刺激会导致黏膜损伤,引发一系列症状,常与典型胃灼热、反酸等症状并存或单独出现。

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当括约肌松弛或腹压增高时,胃酸可能逆流至咽喉,刺激黏膜引发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慢性咳嗽、清嗓频繁,部分患者伴有喉部黏痰增多或吞咽不适。夜间平卧时症状可能加重,因体位变化促使反流发生。诊断需结合喉镜检查发现黏膜充血、水肿,或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确认酸反流事件。治疗以抑制胃酸、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必要时需联合促胃肠动力药物。

预防和管理反流性咽喉炎需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辛辣、咖啡因及酸性食物,睡前2-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cm可减少夜间反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及避免紧身衣物也有助于降低腹压。长期声音嘶哑或咽喉不适未缓解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因,如肿瘤或过敏性疾病。药物治疗需遵医嘱,避免长期滥用抑酸剂导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