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白芪和黄芪有什么区别

2024.07.16 12:07

白芪和黄芪是两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来源、外观、性味、功效、应用等方面均有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来源区别:白芪,学名光果甘草,为伞形科植物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黄芪,学名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2.外观区别:白芪呈圆柱形,表面灰白色,有纵皱纹及细小横向皮孔,质地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黄芪呈圆柱形或扭曲状,表面淡棕色或淡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地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呈黄白色。

3.性味区别:白芪味甘、辛,性微温,归心、肺、脾经。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4.功效区别:白芪具有补气养阴、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等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咳嗽痰多、口干舌燥等症状。黄芪以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生肌为主要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久泻久痢、自汗盗汗等症状。

5.应用区别:白芪多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黄芪则广泛应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虚、免疫力低下等症,如慢性胃炎、糖尿病等。

在临床使用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同时,注意合理配伍,以发挥最佳疗效。对于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中药材时,也应了解各种药材的特点,以免混淆使用,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