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治疗

2025.07.23 08:37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通过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增加适度运动、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改善生活习惯、预防跌倒等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两者联合补充能有效减缓骨质流失。建议每日摄入钙1000至1200mg,维生素D800至1000国际单位,可通过牛奶、豆制品、鱼类等食物或制剂补充。

2.增加适度运动:负重运动和抗阻训练能刺激骨形成,增强肌肉力量。推荐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至5次,每次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风险。

3.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等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量流失。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用药,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肝肾功能。

4.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高盐饮食。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速骨质流失,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5.预防跌倒:居家环境应减少障碍物,保持地面干燥,安装扶手和防滑垫。外出时穿防滑鞋,使用拐杖辅助,降低骨折发生概率。

骨质疏松干预需长期坚持,定期复查骨密度,避免自行停药或过度依赖单一措施。出现骨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综合评估后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