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走路时憋不住尿怎么回事

2024.06.04 14:42

走路时憋不住尿可能是液体摄入量过多、利尿剂的影响、咖啡因或酒精摄入、盆底肌肉薄弱、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详情如下:

1、液体摄入量过多。

如果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液体,膀胱可能会迅速充盈,导致急迫的排尿需求。减少液体的摄入量,特别是在外出或活动前。

2、利尿剂的影响。

服用利尿剂或含有利尿剂的药物可能会导致尿量增加,从而增加尿失禁的风险。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利尿剂的剂量,以减轻尿急症状。

3、咖啡因或酒精摄入。

咖啡因和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可能会增加尿量和尿失禁的风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这些物质可能刺激膀胱。

4、盆底肌肉薄弱。

多次分娩、更年期或肥胖可能导致盆底肌肉松弛,从而影响尿控。可以进行凯格尔运动来加强盆底肌肉,提高尿控能力。

5、压力性尿失禁。

当咳嗽、打喷嚏、跳跃或跑步等动作对腹部造成压力时,可能会导致尿失禁。可以通过延迟排尿来增加膀胱容量,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6、急迫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导致突然的、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可以遵医嘱使用黄酮哌酯、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药物,能够松弛膀胱逼尿肌,缓解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评估以及膀胱功能测试,以监测尿失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