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颌下间隙感染怎么治疗

2025.06.30 16:16

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局部理疗、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颌下间隙感染常需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炎症,首选针对口腔厌氧菌和需氧菌的联合用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通常持续5-7天或至症状完全缓解。若细菌培养结果明确,可调整为敏感抗生素。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过敏反应,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

2.手术引流:对于形成脓肿的病例,需及时切开引流排出脓液。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切口选择颌下区低位以利引流。术后放置引流条并每日冲洗,保持创面清洁。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直至无脓性分泌物方可拔除。合并多间隙感染或深部脓肿需扩大清创范围。

3.局部理疗:急性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炎症吸收。超短波或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理疗需避开化脓期,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操作时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皮肤烫伤。

4.营养支持:感染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肉汤、蒸蛋等。吞咽困难者可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液。适量增加维生素C和B族摄入,增强黏膜修复能力。忌食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减少颌下区活动。

5.疼痛管理:轻度疼痛可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中重度疼痛可联合弱阿片类药物。避免含阿司匹林药物以防出血。药物剂量需根据体重和肝肾功能调整,老年患者慎用中枢性镇痛药。疼痛缓解后逐步减量,防止药物依赖。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观察感染范围变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