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人乳头瘤病毒怎么引起

2025.03.05 16:30

人乳头瘤病毒HPV通过感染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疾病。这种病毒具有多种亚型,部分亚型与皮肤疣、生殖器疣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感染通常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包括性接触、皮肤接触或母婴传播。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侵入上皮细胞的基底层,利用细胞机制进行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引发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过程始于病毒颗粒与宿主细胞的接触。病毒通过微小的皮肤或黏膜破损进入体内,随后与上皮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完成内化过程。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核后,会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或保持游离状态。病毒基因的表达会干扰细胞的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形成疣状病变或癌前病变。低危型HPV通常引起良性病变,如寻常疣或生殖器疣,而高危型HPV则可能引发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

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接种HPV疫苗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疫苗能够针对多种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提供保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直接接触,尤其是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DNA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病变。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综合预防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