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人脑血栓是什么原因

2025.01.02 14:38

老人脑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病变、不良生活习惯、其他疾病诱发,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成分改变:血液中某些成分如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异常增多,或者血脂过高,都可能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血脂过高时,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老年人可能由于身体代谢减缓,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血脂异常。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成分。

2.血流动力学改变:当血压突然降低或者心功能不全时,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的血液容易产生涡流,这会促使血小板等物质沉积在血管壁,逐渐形成血栓。老年人如果突然大量失血或者降压药使用不当导致血压骤降,就可能引发这种情况。平时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按照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3.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血管壁病变的常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内膜受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斑块破裂后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另外,血管炎等疾病也会损伤血管壁。老年人应戒烟限酒,减少对血管壁的损害,定期进行血管检查。

4.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还会影响血脂代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过度饮酒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异常。缺乏运动则会使血液循环不畅。老年人应戒烟限酒,养成适度运动的习惯,如散步、太极拳等。

5.其他疾病诱发: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血管病变,增加脑血栓的发病几率。房颤患者心房内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血流堵塞脑血管。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老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血糖、进行抗凝治疗等。

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这样有助于降低脑血栓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