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无症状性脑梗死如何检查

2025.09.30 16:08

无症状性脑梗死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尤其是头颅CT或MRI。由于缺乏明显症状,这类脑梗死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干预,降低后续脑卒中风险。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主要手段。头颅MRI的敏感性高于CT,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Flair序列能清晰显示陈旧性或新发的小梗死灶。CT检查虽分辨率较低,但操作简便,适合初步筛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可评估血管狭窄或斑块,辅助判断病因。血液检查如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有助于分析危险因素。部分病例需结合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排查房颤等心源性栓塞可能。

检查时需注意,MRI对体内金属植入物患者有限制,需提前评估禁忌症。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即使无不适,仍需定期随访,监测病灶变化及新发风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至关重要。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全面评估。若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应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预防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