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糜烂在胃穿孔前还是后

2025.01.17 14:46

胃糜烂通常发生在胃穿孔之前。胃糜烂是指胃黏膜的局部损伤,表现为黏膜表面的破损或溃疡,可能伴随炎症。而胃穿孔则是指胃壁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胃内容物泄漏到腹腔中,通常是胃糜烂或溃疡病情加重的结果。胃糜烂是胃穿孔的一个前期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胃穿孔。

胃糜烂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过量饮酒、吸烟、应激状态以及感染幽门螺杆菌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受损,从而引发糜烂。患者常常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若胃糜烂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黏膜的进一步破坏,形成溃疡,甚至穿透胃壁,造成胃穿孔。胃穿孔是一种急症,常常伴随剧烈的腹痛、腹膜炎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处理。早期识别和治疗胃糜烂至关重要,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胃糜烂和胃穿孔的发生非常重要。首先,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油腻食物和酒精。其次,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胃病家族史或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及时发现潜在的胃部问题。管理压力和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保护胃黏膜。若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应及早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关注自身的胃部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胃糜烂和胃穿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