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出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2.02 15:14

胃出血需要做的检查有胃镜检查、血常规检查、大便潜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腹部B超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胃镜检查:胃镜是诊断胃出血最常用和最准确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内的情况,确定出血的部位、原因,如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黏膜糜烂等。同时,在胃镜下还能进行止血治疗,如注射药物、电凝止血等。

2.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胃出血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能会下降,反映失血的程度。白细胞计数在出血早期可能会应激性升高。血小板计数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凝血异常而引起胃出血。

3.大便潜血试验:胃出血时,血液会进入肠道,经过消化后,粪便中的潜血会呈阳性。该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胃出血的初步筛查手段。如果潜血持续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持续的胃内出血或其他消化道部位的出血。

4.X线钡餐检查:对于不能耐受胃镜检查或胃镜检查未能明确病因的患者,可以考虑X线钡餐检查。能显示胃的轮廓、黏膜形态等,有助于发现胃内的病变,如溃疡、肿瘤等,但对于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如胃镜。

5.腹部B超检查:主要用于排查肝脏、胆囊、脾脏等腹部脏器的病变。例如,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通过腹部B超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形态、质地,门静脉是否增宽等情况。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有时也可能引起胃出血相关症状,B超可辅助诊断。

在进行这些检查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安排,检查前可能需要禁食、禁水一定时间,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正在服用影响凝血功能或胃黏膜的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综合判断检查结果和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