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秦艽是什么中药

2025.07.09 08:32

秦艽是中医常用的一味祛风湿、清湿热药物,属于龙胆科植物秦艽或粗茎秦艽的干燥根。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退虚热的功效,临床多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等症。

秦艽的应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现代秦艽含有龙胆苦苷、秦艽碱甲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保肝利胆等作用。在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秦艽常与独活、防风等配伍,增强祛风除湿效果;对于湿热黄疸,则多与茵陈、栀子同用,以加强清热利湿作用。秦艽还能退虚热,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骨蒸潮热,常与知母、地骨皮等配伍使用。

使用秦艽时需注意辨证施治,风寒湿痹而无热象者慎用,以免寒凉伤正。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故需严格控制剂量。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秦艽不宜与藜芦同用,属于中药十八反禁忌。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秦艽中的生物碱成分可能影响血压与心脏功能,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药材以条粗、质实、色棕黄、气味浓者为佳,贮藏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