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晕车应该如何治疗

2025.06.30 16:16

晕车可以通过服用防晕药物、按压内关穴、保持视线固定、调整呼吸频率、选择合适座位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服用防晕药物:部分药物能抑制前庭神经兴奋,减少晕车症状。药物需在乘车前半小时服用,过量可能引起嗜睡。孕妇及儿童用药需谨慎,建议咨询专业人员。常见药物包括乘晕宁等,但需注意个体差异。

2.按压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按压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恶心呕吐。方法是用拇指持续按压穴位3-5分钟,力度以微酸胀为宜。此法简单易行且无副作用,适合临时缓解症状。

3.保持视线固定:注视远处静止物体可减少视觉与前庭信号冲突。避免阅读或看手机,闭眼也可能加重不适。建议坐前排或靠窗位置,使视野与身体运动方向一致。

4.调整呼吸频率:缓慢深呼吸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头晕恶心。吸气时用鼻腔,呼气时用口腔,节奏保持均匀。过度换气可能适得其反,需控制呼吸深度。

5.选择合适座位:车辆前排或靠窗位置颠簸较轻,空气流通较好。避免反向坐或后排座位,减少耳石器受到的刺激。乘车时头部紧靠座椅,减少晃动幅度。

防晕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长期使用需评估。按压穴位需找准位置,错误操作效果不佳。视线固定需结合环境调整,夜间效果有限。呼吸调节不适合心肺功能异常者。座位选择受实际条件限制,需提前规划。避免空腹或过饱乘车,车厢内保持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