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阴道菌群失调应该如何治疗

2025.09.29 12:08

阴道菌群失调可通过使用益生菌制剂恢复有益菌群平衡、局部或口服抗菌药物抑制致病微生物过度增殖、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清洁和紧身衣物、中药熏洗或内服调理体内环境、定期复查并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益生菌制剂恢复有益菌群平衡:阴道菌群失调时,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补充特定益生菌制剂可直接增加阴道内有益菌定植。常用制剂包括阴道栓剂或口服胶囊,需连续使用1-2周。益生菌通过产生乳酸降低pH值,抑制病原体生长,同时增强黏膜屏障功能。使用期间需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以免影响疗效。

2.局部或口服抗菌药物抑制致病微生物过度增殖:针对细菌性阴道炎等明确感染,可选用甲硝唑类或克林霉素类药物。局部用药如阴道栓剂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口服药物适用于反复发作或合并盆腔感染的情况。疗程通常为5-7天,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刺激感,需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3.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清洁和紧身衣物: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长时间穿着化纤材质衣物导致局部潮湿。清洗外阴时使用温水即可,禁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内部,以免破坏菌群平衡。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4.中药熏洗或内服调理体内环境:湿热下注型菌群失调可选用黄柏、苦参等清热解毒药材煎汤熏洗,脾虚型则配合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内服方剂需辨证施治,如完带汤加减适用于白带量多稀薄者。中药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2-4周,需监测肝肾功能。

5.定期复查并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治疗后1-2周需复查白带常规,确认菌群恢复情况。若症状反复,需进一步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期间记录分泌物性状、瘙痒程度变化,为调整用药提供依据。

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发热或严重过敏需立即就医。用药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增减,防止菌群二次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