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都有哪些

2025.01.02 14:27

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包括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定期更换敷料、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管道通畅、预防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在颈内静脉置管后,护理人员需定期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包括有无红肿、渗出、疼痛等现象。如果发现穿刺部位出现异常,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外界污染。对于出现的任何不适症状,如局部肿胀或发热,需及时进行评估,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定期检查静脉通路的固定情况,确保导管不易脱落或移位。

2.定期更换敷料:在颈内静脉置管后,定期更换敷料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通常建议每周更换一次敷料,或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更换。在更换敷料时,应使用无菌技术,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环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更换敷料时,需仔细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导管位置正确且没有松动。同时,观察敷料下的皮肤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皮肤损伤。

3.监测生命体征:在颈内静脉置管期间,护理人员需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反映出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或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在置管后的前几天,需更加频繁地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4.保持管道通畅:保持颈内静脉导管的通畅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定期冲洗导管,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医生指定的液体,确保导管内无血栓或堵塞现象。在冲洗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细菌进入导管内。若发现导管通畅性差或有回流不畅的情况,应及时评估并采取措施,如调整患者体位或更换导管。

5.预防感染:颈内静脉置管后,预防感染是护理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要佩戴无菌手套,并使用无菌器具。定期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教育患者及家属有关导管护理的知识,提醒患者注意观察导管及穿刺部位的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以便及早处理。

在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记录是至关重要的,确保所有护理措施都能得到有效实施,并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适应患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