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缓解痛经的方法有哪些

2025.09.29 12:03

痛经可通过热敷腹部、适量运动、饮用姜茶或红糖水、按摩三阴交穴位、服用中药调理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腹部:用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于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3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子宫肌肉,减少前列腺素分泌,从而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敏感者可用毛巾隔垫。

2.适量运动:经期选择低强度活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可刺激内啡肽释放,具有天然镇痛作用,同时改善盆腔血流,减轻充血状态。建议每天活动20-30分钟,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宜。

3.饮用姜茶或红糖水:生姜切片煮沸后加入红糖饮用,每日1-2杯。生姜中的姜烯酚能抑制炎症因子,红糖提供热量并促进子宫收缩排血。体质燥热者需减少姜量,糖尿病患者慎用红糖。

4.按摩三阴交穴位:位于脚踝内侧上方四横指处,用拇指按压并打圈揉动3-5分钟。该穴位通调肝脾肾三经,能疏解气滞血瘀,缓解小腹坠胀感。月经量多时避免过度刺激。

5.服用中药调理:根据体质选用当归、川芎、益母草等药材配伍,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中药通过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节气血运行,适合长期痛经者。避免自行滥用偏方。

经期需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生冷饮食及情绪波动。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